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

會話短句:I feel you... 我懂...

 

I feel you 是一句非正式的英語表達方式,通常用於表示同理心或理解對方的感受。它可以翻譯成中文的「我理解」、「我感同身受」、「我懂你」等。

I feel you 這個短句其實是「I understand how you feel」的簡化版本。這種簡化的表達方式使得對話更加親切自然,通常用在對方表達某種情緒或困難的時候。

    A: I'm so disappointed that I didn't get the job.
    B: I feel you. Job hunting can be really tough.


像是當朋友抱怨工作壓力大時,你可以說:「I feel you. I've been there too.」意思是「我懂你,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這裡提供一些例句:

  • 對話一:

    • A: I can't believe I failed my exam. I've studied so hard.
           我不敢相信我沒考過。我一直都很認真讀書。
    • B: I feel you. It's really disappointing.
           我懂你的感受,真的很令人沮喪
  • 對話二:

    • A: I've been feeling so stressed with all these deadlines.
           我對於那些截止期限一直感到很有壓力。
    • B: I feel you. It's been tough for everyone.
           我懂你。對大家來說都很不容易。
  • 對話三:

    • A: I'm just so tired of all the drama in my life.
           對於我生活中的大起大落讓我實在感到很累。
    • B: I feel you. Sometimes it feels like too much to handle.
           我明白你的感受。有時候會感覺很多狀況無法處理。

補充說明:
  1. I feel you 通常用於非正式的場合。
    在正式場合,可以使用更正式的表達方式,例如:
    「I understand your feelings」或
    「I can relate to what you're going through」。

  2. I feel you 也可用於表示 同意 對方的觀點。例如:

    A: I think the new movie is overrated.
    B: I feel you. I didn't think it was that great either.

延伸用法:
有時候你可能會聽到類似的句子,比如「I hear you」或「I get you」,意思也相近,都是表示理解和同情。

I hear you: 用來表示你在聽對方說話並理解他們的感受。
I hear you, it's not easy dealing with that.

I get you: 更加口語化的一種表達,表示你完全理解對方的情緒。
I get you, it's frustrating.

下次朋友需要心理支持時,不妨用這句話表達你的理解和同情。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防空演習怎麼說? 中英對照練習


明天又要萬安演習囉~
這是美國在臺協會給在台灣的外籍朋友們的溫馨提醒。這些英文不難懂,但是如果從下面中文翻譯成英文,是否能掌握的好呢? 透過中英文對照,體會每句話的意思與背後的功能。嘗試著看中文意思寫出英文,最後對照自己與原文的差異點,作為學習的參考。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at an air defense exercise (Wan An No. 40) will be held from 1:30 p.m.-2:00 p.m. on Thursday, May 18, 2017.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好書推薦:說一口道地英語 一定要會的英語搭配詞 (黃希敏, Marla Hill, 司潔妮)


這次要推薦的新書是 說一口道地英語 一定要會的英語搭配詞。外籍網友分享:I'm so glad to finally see something so worth recommending to local friends! (很高興終於有東西如此值得我推薦給我在地的朋友。)


什麼是搭配詞?我為什麼要懂?


單點記憶而缺乏線性連結的學習方式就會產生怪異的用法,語言並不是像玩填空遊戲一般,把單字填入文法結構中就好了,還必須考慮一些慣用的搭配方式;這種情況並不只有出現在英文中,中文也有很多固定的搭配詞,舉例來說:「昨天」、「上週」、「去年」... 這就是中文的習慣用法,不會有人說:去天、昨週、上年;而這幾個詞的英文是:yesterday, last week, last year,可以看出英文也有英文的搭配方式,而且規則與中文不同、邏輯也不同。換句話說,要真正把英文學好,一定要搞清楚這些慣用的搭配詞。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別叫老師 TEACHER!


Don't call your teacher, 'TEACHER'!

中文有很多尊稱的概念;從小就被教育看到長輩要叫、看到老師要叫、看到長官更要叫。因此,中文有各式各樣的尊稱,像是"老師"就是最熟悉的尊稱,從小叫到大。

但在英文沒有這種概念,英文的 teacher 比較像是中文的 "教師",是職業的一種,與 driver, mailman, engineer 等無異,並沒有尊敬的意思。

在英文中的尊稱,最最普遍的就是

Mr.(先生)
Mrs.(太太)
Miss(小姐)
Ms.(女士--不知道對方是否已婚時使用)
*** 後面要接 Last name (姓氏),不接 First name (名字)

因此,要用英文尊稱老師,要稱 Mr. _____ 或是 Ms. _____ 才是英語有禮貌的表達方式。

如果老師說,直接稱她/他的名字 (first name) 就好,那就可以大方的稱呼老師的名字。禮貌是表現在態度上,不是在嘴巴上,所以即便老師說稱呼 first name 就好,並非意味著老師要與你稱兄道弟、當閨蜜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會話短句:Keep me posted! (含對話音檔)




這句話是很常聽到的口語用法,根據 Oxford (牛津) 英英字典的解釋:

To keep someone informed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r news.

意思是:隨時讓(某人)知道最新的發展或消息。

這個意思與「保持聯繫」有點落差;「保持聯繫」比較隨性,聯不聯繫也不是那麼重要。Keep me posted 則帶有期待得知最新情況的意思,說話的人是真的想要隨時知道事情的發展。

這邊從 BBC Learning English 摘錄幾個例句: 

I don't know what time they're arriving, but I'll keep you posted!
我不知道他們幾點會抵達,但我會隨時讓你知道。

Keep me posted on how things go in your new job!

隨時讓我知道你新工作的狀況。

I kept them posted on what was happening.
當時我有隨時讓他們知道當下發生什麼事。

說明:兩分半的「對話錄音檔」與「文字檔」,供大家從BBC Learning English 下載練習。為了訓練聽力,建議先單獨聽幾次錄音檔(先不要看文字),猜猜看在說什麼,並仔細觀察這句 Keep me/you posted. 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之後再搭配文字檔邊聽邊讀。

練習得如何,記得要 Keep me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