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職場英語溝通的五大要領


今天讀了 商周.com 一篇文章
(50歲台灣課長,被30歲外國主管「排擠」...她嘆:年紀大了,要改變真的需要時間!) 想借用文中的案例來分享我對職場英語溝通的觀點:

與外國人共事所感受到的挫折感,很可能是來自於不懂跨文化溝通,與年紀無直接關係。年紀大的人或許可能會因為自己長久累積的職場與生活經驗所產生的自信受到挑戰,而比還在摸索的年輕人更容易產生挫折感,但年輕人同樣會因為不懂跨文化溝通而在工作上面臨誤會與困難。

當與外國人共事的時候,英語能力還算是較低的門檻,應該更懂得國際禮儀、專業的職場溝通技巧與文化差異所產生的認知不同,才能與外國人和諧共事。


借用文內的五大重點來說明職場英語溝通的要領:

1. 講重點:在英語的邏輯中,越重要就要越早講。把結論先講出來再講原因或過程,才是正確的英語溝通方式。用中文思維的起承轉合、或是先因為後所以的說話邏輯,很容易讓外國人感到不耐煩。「啦低賽」在職場英語溝通中只會適得其反,因為職場文化就是講求工作效率,講重點就變得很重要。

2. 盡量避免贅詞:有些人覺得學老外講一些填補詞很酷 (像是 you know, well, actually, so...),聽起來好像說話很道地,其實在知識水平較高的外國人眼裡,過度使用填補詞只會令人感覺教育程度不高或是表達能力不足。

3. 要與聽者產生連結:說話的人如果都以自己為出發點,對方不知道這跟他有什麼關係,久了就懶得聽了。另外,職場溝通與生活會話有不同的目的,職場追求工作效率而非交朋友,不但不要在工作的時候跟人「啦低賽」,問私人問題更是一大禁忌。我們喜歡問的:年齡、資歷、薪水、已婚未婚、幾個小孩、住哪裏... 等等,雖然是我們表達熱情的方式,但對外國人來說卻是非常令他們反感的私人問題;通常外國人開始避開自己,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常不自覺問了不該問的問題。

4. 直白陳述:在跨文化溝通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含蓄,講話不可以太直接,因此,也養成利用暗示或肢體語言的溝通技巧,但是對於國際化職場來說,把話講清楚了才是成功的溝通方式,暗示或肢體語言很可能會造成誤會。

5. 具體陳述提升自信:謙虛並用較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是一種美德,但過於謙虛或沒有自信在國際化的職場中卻會給人能力不佳的觀感。採用更具體的表達方式就能避免產生認知落差或是誤會,比方說,「報告可以在下午三點以前完成」會比「我會盡快完成報告」要來的更為具體有效,聽起來也更有自信。

要提升職場英語溝通能力,除了提升英語程度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改變以中文思考邏輯為出發點的習慣,透過學習英語邏輯與國際文化,重新校正在國際化職場中溝通與待人處事的方式與準則;不管年紀多大,只要不緊抓著「我以前都怎樣...」這樣的觀念態度,適應國際化職場並非難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想法或意見供彼此交流!! Thank you!! ^o^
說明:為過濾垃圾留言,所有留言不會即時發佈,請稍待片刻,謝謝。